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山东威海市环翠区民间传说故事

时间:2025-05-10 19:21:00 浏览:0

#山东#​#威海#​#威海头条#​#威海环翠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神话传说类

1. 郭仙姑与仙姑顶的传说

郭仙姑是环翠区望岛村一带的重要民间信仰对象。传说她生于宋代,本名郭玉姑,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因乐善好施、治病救人而闻名。一次瘟疫肆虐时,她攀崖采药救治乡民,最终功德圆满被奉为仙人。

辽国使臣曾因海上迷途得仙姑显灵指引,遂立碑纪念并重修仙姑庙。现仙姑顶存有宋代《仙姑碑记》,记载其事迹,山顶的仙姑庙及300吨玉雕仙姑像成为威海镇城之宝。


2. 八仙与温泉汤的传说

环翠区温泉镇的温泉汤村因地下温泉得名,其起源与八仙传说相关。相传八仙过海途经正棋山时,铁拐李用宝葫芦烧热河水供众仙沐浴,何仙姑与张果老因沐浴时间争执,最终约定“日落前男洗,日落后女浴”。后暴雨冲宽河道,热泉涌出,形成温泉汤。至今当地仍保留“男先女后”的沐浴传统。


3. 刘公刘母与刘公岛的传说

刘公岛得名于一对慈善老人刘公、刘母。传说数百年前,南方商船遇险时得两位老人以灯火指引,并获赠米面。此后过往船民遇险皆得其救助。渔民为感恩建“刘公祠”,岛上现存祠庙供奉二老塑像,成为威海海神信仰的重要象征。


历史人物传说类

4. 张果老与正棋山的传说

正棋山(五座庙)因五峰曾建五庙得名,传为张果老常驻之地。张果老与当地棋手对弈时,其他七仙于山下河中戏水,引发温泉汤的诞生。该山现存仿汉代宫阙建筑群,与八仙文化紧密关联。


5. 环翠楼与抗倭历史的传说

环翠楼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为纪念抗倭胜利而建。传说其不仅是威海卫城的防御地标,更在甲午战争中成为英魂安息之所。楼前邓世昌铜像至今矗立,象征威海人的家国情怀。


海神信仰类

6. 鲸鱼与海鳖的崇拜

渔民视鲸鱼为“赶鱼郎”或“老赵”(财神赵公明化身),认为其驱赶鱼群助丰收。海鳖则被称为“老爷子”,传说其能变幻大小,渔民捕捞时需焚香祷告,忌直言其名。荣成渔民更将鲸鱼队列称为“龙兵过”,需停网祭祀。


7. 龙王与谷雨祭海

环翠区孙家疃镇靖子村保留谷雨祭海传统,渔民以整猪、饽饽祭祀龙王,祈求平安丰收。乳山沿海渔民则崇拜海滩上的“龙王爷”与“龙王奶奶”石像,祭海习俗延续至今。


自然奇观传说类

8. 仙女峰的传说

仙女峰因形似少女得名。传说汉武帝时期一宫女被风浪卷至悬崖,得神鹰相救后化为山峰。峰顶可俯瞰威海全景,与仙姑顶并称“一山一水一仙人”。


其他民间传说

9. 藤将军与始皇庙

环翠区部分渔民供奉清代剿匪名将藤将军及秦始皇。始皇东巡传说与赤山明神(虽主像位于荣成,但信仰辐射环翠)结合,衍生出“红门洞泥土可治病”的民间故事。


环翠区的民间传说兼具海洋文化与农耕文明特色,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如海神信仰),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神化(如刘公、郭仙姑)。

这些故事通过口耳相传与文献记载,成为威海文化身份的核心要素。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