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涛 杨博 摄影报道
目前正是小麦成熟时,成都环城生态区开始进入采收阶段。5月12日,在地铁大面铺站附近的麦田里,机械化的采收队伍在麦浪中穿梭自如,繁忙作业。采收采用“一割到底”的机械化作业模式,有效降低了杂质含量,损耗率也同比大幅减少。采收现场,一辆辆运粮车整齐排列,有序装粮转运、整个过程有条不紊。飞驰的地铁和收割机同框出现,呈现出一派忙碌又喜庆的采收画面。
记者从天府绿道公司获悉,2025年小春季,环城生态区种植面积7万余亩,种植作物以小麦、油菜为主。目前,作物采收工作正在集中进行中,粮食采收后将送至烘干中心进行烘干除杂,后续会销售给粮库及其他用粮单位。今年作物产量较往年良好,具体产量数据待采收全面结束后出具。预计本月底可全面完成小春采收,下一季种植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
5月12日,成都地铁大面铺站附近麦田,正在进行采收工作的收割机和飞驰的地铁同框。
5月12日,成都地铁大面铺站附近麦田,正在进行采收工作的收割机和飞驰的地铁同框。
5月12日,成都地铁大面铺站附近麦田,正在进行采收工作的收割机和飞驰的地铁同框。
5月12日,成都地铁大面铺站附近麦田正在进行采收工作,远处是城市高楼。
5月12日,成都地铁大面铺站附近麦田,市民们赶在收割之前,前来拍照打卡。
5月12日,成都地铁大面铺站附近麦田,市民们以收割机为背景,记录丰收美景。
5月12日,成都地铁大面铺站附近麦田,运粮车转运刚采收下来的小麦。
5月12日,成都地铁大面铺站附近麦田,正在进行采收工作的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