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筑人才·强省会|跨企师徒传“毫厘”匠心 “微孔”绝技锻大国重器

时间:2025-05-05 21:15:00 浏览:0

在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一线,有一位被誉为“精密制造守护者”的钳工大师——陈斌。从业三十余载,这位手握“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级荣誉的工匠,不仅练就了在生鸡蛋上精准钻孔而蛋膜不损的绝技,更通过跨企收徒、技艺共享,为“航天智造”锻造硬核技术团队。

在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记者见到陈斌时,他正在钳台前与三位来自航天系统不同单位的徒弟讨论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样题。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机加中心舵面制造部电钳组班长 陆光文:我们已经训练了一周,在训练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是我们在精度上把控还不是很好;第二是加工的速度和效率还需要提升。



过去,陈斌带徒仅在本单位内部,传授覆盖面较窄。随着越来越多外单位青年技工向他请教,在各自单位的支持下,陈斌打破企业之间的壁垒开始向外收徒。陆光文就是他收下的第一个“跨企”徒弟。为锻造真正的大国工匠,陈斌以严苛要求制定训练方案,在精密如发丝的细节把控中,毫无保留地传授钳工技艺和比赛经验。


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机加中心舵面制造部电钳组班长 陆光文:师父会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训练方法和培养的计划,不同于单位内部的师带徒,跨度更宽,我们的横向和纵向都打开了,也有利于我们后期在同工种或者不同工种上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上的一个借鉴。



在人才培养中,陈斌秉持“传道不分内外”的理念,为了让行业新人达到航天关键零部件加工的毫米级精度要求,他将三十余年积累练就的“鸡蛋钻孔”“花开一瓣”“绣花针尖上钻孔”等绝技绝活系统分解,通过手把手示范、眼对眼纠偏的方式传授给徒弟们。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钳工组组长 首席技师 陈斌:一个鸡蛋蛋壳的厚度只有0.35毫米,而蛋膜的厚度只有0.02毫米,相当于一个人头发丝直径的四分之一,所以精度的把控要求是比较高的。根据每个人因材施教,比如说你细心、眼力好,我可以给你设计一个“针尖上钻孔”之类的绝技绝活,还有“花开一瓣”,它就要考验我们徒弟的手工刃磨钻头的精度要求,这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钳工组技师 李祖芳:“纸上钻孔”的绝技绝活,是我通过一个多星期的训练,现在才相对比较稳定。陈斌一直都跟我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干什么事情,不行就反复练习。



在航天制造领域,实践操作讲究毫厘不差,理论知识更需深厚积淀。被誉为车间“活教材”的陈斌,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精密操作要诀系统梳理成《钳工经验一百例》,将斩获多项国家级赛事荣誉的实战经验凝结为《技能大赛赛题精选及解析》,更针对行业人才培养痛点编制《钳工理论知识题库》,帮助青年技工快速成长。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钳工组高级技师 马明星:他出的《钳工经验一百例》的这本书,相当于一本说明书,平常我们遇到困难时,就可以去查阅,遇到相应的问题就可以查阅相应的例子,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指导,最终达到产品的要求。



从一枚鸡蛋的毫厘之功,到航天重器的匠心铸造,陈斌用传帮带的星火传承,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其中,就有高级技师6名、技师15名、高级工10名、贵州省技术能手5名、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名。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钳工组组长 首席技师 陈斌:我向外单位收徒弟、进行培训交流,对自己的技艺进行传承、分享,这样更有利于大家的共同进步。我们要把我们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以及劳动精神传承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使我们的技能人才能够脚踏实地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记者/蒋莎莎 朱小明

编辑/文卓異 责编/刘娅 审核/张薇 终审/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