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她的歌声曾随电视荧幕广为流传,那是国内听众最早认识乌仁娜·察哈图姬。历经多年,她的歌声遍布世界,演出足迹超过90个国家,是当代当之无愧的“游牧艺术家”。7月5日,这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将携三位欧洲知名音乐家,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带来“声之灵”乌仁娜2025音乐会。演出前夕,乌仁娜接受了深圳晚报独家专访。
现场将和深圳观众即兴“共创”
本轮音乐会命名为“声之灵”,乌仁娜解释道,人类出生时就用我们的声音问候了这个世界,所谓“声之灵”,其实是想鼓励大家更多去聆听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内心。用音乐开启跨越地理与心灵疆界的音乐旅程,重新听见来自大地的脉搏与苍穹的回响,这也正是2025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世界音乐季的初心。
和近年来每次音乐会一样,“声之灵”的现场,乌仁娜也会和现场观众一起演唱、共同孕育一曲独属于本次演出的新旋律。“我觉得每个地方每个演出场地,和每个来听我演出的人,都是一次幸运的相遇。”所以,乌仁娜坚持用这种“共创”的方式,给大家留下一份美好的礼物,一个难忘的夜晚。“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会突然想起这首歌,然后就录到我的专辑里。”
“即兴”是乌仁娜创作的核心,即便来到深圳这座“科技之城”,即使AI正席卷音乐行业,这一切并没有动摇她。“21世纪,大家忙忙碌碌赶着时间跑,而忽略了我们身体里很多感性的东西,这些才是真正跃动的生命力。”
坚持在世界舞台用蒙语演唱
乌仁娜的个人生活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的音乐创作。她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这片被称为“歌海”的土地对她的音乐根基产生了重要影响。上世纪90年代,乌仁娜开始受到国际乐坛瞩目,她的音乐不仅保持了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更通过与世界各地音乐家的合作,融入西方音乐、爵士乐和即兴演奏的元素,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音乐风格,展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近年,她又通过与电影《脐带》《成吉思汗的两匹马》的音乐合作,进入更多中国年轻观众的视野。
尽管旅居多国,但她坚持用蒙语演唱。曾有德国记者问她德语说得这么好,为什么不用德语唱歌?乌仁娜回答他们,自己非常尊重每个人和每种语言,但一个人用母语去表达,是最真诚最扎根,也是最珍贵的。她也真诚建议年轻音乐人,找到自己内心的根,找到自己拥有天赋的那片宇宙空间,这样才能走得很远。
乌仁娜也与记者分享了音乐道路上最感动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有妈妈们与她分享欣喜,说宝宝哭闹或晚上不睡时,听到乌仁娜的音乐就会安静下来。然后过了十几年,这些长大的孩子们给她写信,他们说“你肯定不认识我,但是从婴儿时期妈妈就经常给我听你的音乐,现在我长大了,我想去蒙古看看。”音乐,帮助乌仁娜完成了与听众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
7月5日,乌仁娜将携手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佐尔坦·兰托什、法国吉他演奏家凯文·塞迪基以及法国打击乐大师比让·谢米拉尼同台共演,他们将重塑音乐的维度,让东西方音乐文化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