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一场聚焦“沙河源·链成长”K9贯通式联合教研活动在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拉开帷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民艺小工坊”以民间文艺为媒,联动糖画大师、风筝手艺人等艺术家,通过糖画展陈、学科融合课程、民间文艺工坊等多元形式,打造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有创意”的校园文化美育实践课。活动吸引了来自区域内7所中小学师生、家长及企业代表等千余人参与,辐射影响上万人次。
活动作为金牛区社区教育学院2025“文化美育、艺展金牛”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邀请四川省民协,以“民艺小工坊”的形式聚焦“民间文艺+教育”跨界融合,通过民间文艺展陈、大师工坊、跨学科课程等载体,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共生路径。
“民艺小工坊”的“糖画” 体验区在正式开放后,瞬间成为全场焦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都糖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丰坤老师和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陈启明老师的展台前纷纷排起长队。
糖画体验活动现场
一勺勺金黄糖浆在大师的手中轻盈流转,眨眼间便勾勒出各种图案,十二生肖、花鸟虫鱼在大理石板上瞬间成型,栩栩如生,引得围观学生与家长阵阵惊叹。陈启明老师一边演示一边与学生互动,不仅传授技艺,更将“要抓住最佳时机才能事半功倍”等人生哲理融入其中。
陈启明老师在活动现场
树德实验中学沙河校区的 “璃彩纸韵” 展位非常吸睛,学生以金沙遗址太阳神鸟纹样为灵感创作的剪纸作品,与玻璃画中的艺术公园交相辉映,传统技艺在现代美育中焕发新生。
成都市金建小学的 “编玩编乐” 展台前,学生们用绒线钩织 “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将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与冬奥精神巧妙融合。
成都市凤凰小学的 “童心鸢梦” 展区里,传承人邓静老师指导学生现场演示风筝扎制,竹骨糊绢间尽显 “金牛风筝制放技艺” 的灵动。
成都市沙河源小学的 “竹韵雅趣” 展位,学生在省级非遗传承人杨隆梅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道明竹编,细篾穿引间感受 “一经一纬皆匠心”。
成都市泉水路小学的“刀刻绿茵・纸映千年”展区,篆刻与剪纸技艺碰撞出体育精神,学生们在印章上雕刻足球运动员剪影,用剪纸呈现川剧脸谱,传统技艺与现代校园文化完美融合。
王贾桥小学的 “泥乐慧创” 展位则主打超轻粘土创新,孩子们将传统泥塑与卡通动漫形象结合,创作出兼具民俗韵味与时代感的作品。
金丰路小学的与“泥”有约、遇“剪”美好,将传统泥塑与民间文艺剪纸打造为校园文化双引擎。色彩丰富的剪纸作品引人注目;超轻黏土捏制的“蓉宝”熊猫憨态可掬,传统泥塑技法与现代IP碰撞出新火花。
此次“沙河源・链成长” 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民艺小工坊”在多校联动中迈出了更新的一步,未来将持续深耕内容、形式,为校园、企业、单位输送更多的优质民间文艺系列活动、系列课程以及艺术之旅。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文艺期刊发展集团承办,由四川省天府两新教育管理公司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