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和《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记者从吹风会上获悉,山东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根据《推进方案》,山东聚焦13个重点领域,深度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政策措施》“一揽子”推出28条具体措施,省级财政统筹整合10亿元资金,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支撑。
《推进方案》从产业发展、生活消费、政务服务3个方面,逐一明确赋能应用方向、具体目标和重点模型支撑,深度拓展应用场景。
在产业发展方面,选择化工、铝业、钢铁、矿山开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6个产业领域作为推进重点。这些领域是山东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有基础、有需求、有潜力,亟须通过规模化应用进行产业重塑,巩固提升发展优势。在生活消费方面,选择家居、出行、医疗、文旅4个领域作为推进重点,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培育新型消费热点、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在政务服务方面,选择数字政务、社会治理、公共安全3个领域作为推进重点。这些领域覆盖了政府治理的核心环节,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数据基础,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提供便捷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大幅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
根据《推进方案》,到2027年,山东培育20个服务垂直行业的基础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5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场景,推出100个以上融合示范典型案例;重点行业智能化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效,全要素生产率和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应用场景广泛普及,新型消费规模快速壮大,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实现新跃升;政务服务体系更加智能高效,便捷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泛在可及,服务效能和水平大幅提升。
《政策措施》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入手,聚焦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推出28条、45项政策措施,助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其中,聚焦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加大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投入,每年布局150项以上基础研究项目,支持开展多模态智能、具身智能、群体智能等前沿理论研究,力争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支持实施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行动,加大对基础软件、智能硬件等技术攻关的引导力度,每年遴选10项重大产业攻关项目,解决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卡脖子”问题。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人工智能芯片和软件奖补,不断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夯实人工智能基础底座。聚焦加大要素资源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各类专项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券统筹力度,积极支持“人工智能+”重点项目和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支持实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专项行动,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育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并在职称评审、薪酬激励等方面探索建立绿色通道。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介绍,下一步,山东将细化行动方案,针对13个重点领域,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逐一制定“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根据工作需要,对赋能重点领域动态调整。(记者 陈晓婉)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