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中国环境报丨甘肃金昌健全祁连山保护“四全”机制

时间:2025-07-20 06:36:00 浏览:0


据悉,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甘肃省金昌市境内的国土面积为3.5万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4%,全部位于实验区,占实验区面积的3.15%。作为三江源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祁连山不仅是国家西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更是金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山、生命之源。


近年来,金昌市在全面整改22个涉金昌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持之以恒抓生态、优环境、促长效,祁连山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雪豹、马麝等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越来越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考核连续三年获评优秀。


扛牢政治责任抓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包抓责任体系,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定期研究调度,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狠抓整治整改,将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果同中央和省委巡视、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结合起来,举一反三,深度整改,跟踪问效。


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生态环保法治保障。建立健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管护、全覆盖巡查、全链条整改、全方位动员“四全”管理机制,推动保护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制定《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金昌建设的实施意见》《金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等36项制度文件,将县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类指标赋分权重由12%提高到20%、纳入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以刚性约束倒逼责任落实。


坚持系统施策,大力实施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祁连山国家公园(永昌段)生态修复与保护设施维护项目、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项目,生态安全保护屏障越来越牢固。市区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同比改善9.3%,国家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十、全省第一,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可控,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兴、节、调、蓄、活、管、护、治并重,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问题整改,地下水超采区水位降幅持续收窄。


严格执法监管,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各主要路口实行封闭管理,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加强地表水、环境空气、噪声和土壤质量监测评估,严防新的生态破坏问题发生。常态化开展非法侵占林草资源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狠抓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林地、草地、湿地等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功能持续提升。把牢行业入口关,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耗水、低水平项目。


不断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加大传统行业“三化”改造,加快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十四五”前四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超进度完成省上下达任务。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坚持“源网荷储智”“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41万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75%。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21年至2024年以年均3.6%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12%的经济增长。


作者:成健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许菲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