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欣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在祖国北方广袤的绥阳林区,有这样一位森林卫士,他用脚步丈量山林,用汗水守护绿色,用忠诚与担当诠释着对林业事业的无限热爱。他就是刚刚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龙江森工绥阳局公司森林防火部部长姚在群,一位在森林防火一线坚守十余载的“林二代”,更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楷模。他不仅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以多种方式发挥着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林区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着力量。
绥阳林区总面积51.6万公顷,覆盖东宁市4个镇97个村屯,涉农人口众多,农林混居比重很高,加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施业区内十个林场(所),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的森林防火任务极其艰巨,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单位。
自2012年从事森林防火工作以来,姚在群深知摸透全局情况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他的足迹踏遍了辖区内的村屯、沟系、坐标点、防火道路和瞭望塔。辖区内的人口分布、地形地貌、森林资源、火灾隐患点等,他都了如指掌,被同事们称为“林区活地图”。这背后,是他一字一线勾画出的十多本笔记和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为森林防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每年夏季,姚在群都要和队员们承担割打国界防火阻隔带的艰巨任务。他与队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早一个小时到达、最后一个离开作业现场。他坚持“点烧一段、清理一段,全程监管”原则,做到“火在人不离、火熄人再走”。在他的精心组织下,绥阳局公司的边境防火隔离带割打任务和防火阻隔带点烧工作连年圆满完成,受到上级验收部门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随着辖区入山采集人员、外来旅游人员增多,火源管理难度极大,姚在群广泛查阅全国各地森防工作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林区实际,建立了“预防为主、精准预警、分级响应、群防群治”的森防机制。
自“林长制”实施以来,他压实森防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落实“四级包保”和“十户联保”机制。在林区进出路口设17个防火检查站,重点路段设61个移动式巡护房和观景瞭望哨。
他还积极与绥芬河市、东宁市及所辖乡镇沟通,每年春秋组织“局市、场镇村屯联防联控会议”,形成“有火同扑、无火同防”的格局。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年近六十的姚在群开启“学科技、用科技”模式。他组建无人机中队,利用无人机飞行播音宣传;在入山路口设仿真人宣传牌,给进山人员发放印有森防字样的塑料袋,制作传播森防小视频。他还组织自主研发集太阳能供电、语音提示、视频监控、防火码2.0为一体的智慧卡口系统,获龙江森工集团党委认可并在全系统推广。
在姚在群及同事们的努力下,绥阳局公司实现了28年无森林火灾发生的佳绩,被国家林草局授予2016-2018年度国家森林防火先进单位,连续13年被省森防指授予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姚在群个人也荣誉等身,连续5年被省森防指评为黑龙江省森林防火先进个人,连续10年被林业局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连续3年被评为工作标兵,2022年获得省劳动模范殊荣,202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姚在群把今天作为新起点,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森防工作,为推动林区高质量发展、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姚在群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的精神内涵,他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也以多种方式发挥着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他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广大劳动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图强、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