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新时代党政机关作风建设指明方向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不仅是社会美德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当严格落实要求,将节约作风融入血脉、见诸行动,以知行合一、内外一致、上下协同的自觉,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穿补丁衣服、朱德同志用纺车纺纱,这些故事彰显着共产党人对艰苦朴素的坚守。如今,我国粮食年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 万亿斤以上,物质生活日益富足,但越是在供应充足时,越不能忘却 “苦日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厉行节约仍任重道远。党员干部当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按需消费、朴素生活内化为基本素养,把勤俭节约贯穿工作生活全过程。
古人云 “君子慎独”,弘扬节约风尚同样需要表里如一。在公务支出领域,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部门 “三公” 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比上年减少2.66亿元,这正是制度约束与干部自觉共同作用的成果。工作中,党员干部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规范费用申请、节制合理消费、确保账目透明;“八小时” 之外,更要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例如,浙江省推行 “光盘打卡” 行动,许多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带动身边人养成节约习惯。同时,党员干部还需管好家人,以俭朴家风筑牢廉洁防线。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止 “舌尖上的浪费” 到深入开展 “光盘行动”,从机关发起、党员带头,最终形成社会风尚。据商务部监测,“光盘行动” 开展后,全国餐饮企业平均剩菜剩饭浪费量减少20%以上 。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 “头雁效应”,通过践行低碳生活、参与光盘行动、节约各类资源,让 “节约优先” 理念深入人心。北京市某区推行无纸化办公,年节约纸张超10万张,正是干部带头的生动写照。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广大党员干部应传承艰苦奋斗作风,将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